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芃辰 康琦悅 記者 劉盾)日前,華南農業大學舉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搭載材料交接儀式暨地麵育種工作啟動會。作為航天育種產業創新聯盟的發起單位之一,華南農大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下稱“中心”)遴選了水稻、茶、花生、南藥等16份共計430克材料,參加此次航天搭載試驗。這批“飛天”種子將經過地麵培育、篩選和驗證等工作,首批種子擬於7月播種。
會上,中心副主任、華南農大農學院教授郭濤提到,將在河源和潮州同步開展花生和茶樹的航天育種工作,有望獲得一批變異類型豐富、具有重要應用推廣價值的原創性優良種質資源。
華南農大科學研究院院長謝青梅表示,學校將利用好寶貴的搭載材料,科學製定育種方案,集聚多學科、大團隊開展協同攻關,進一步提升航天育種科研水平,突破種業“卡脖子”關鍵問題,助力種業發展。
中心主任陳誌強介紹,中心將發揮自身優勢,總結凝練航天育種的技術經驗,發布通用操作指南。同時根據研究對象製訂具體工作方案,推動形成覆蓋全產業鏈的航天育種規範技術體係,打造“政府+高校+企業”三方聯動的現代種業科技創新高地,高水平服務廣東現代種業發展,為華南農大作物學*學科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作為我國航天育種領域的*工程中心,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托華南農大建設。中心與國家航天工程計劃緊密結合,自1996年來先後開展了26批次種子的空間搭載試驗。2020年以來,中心先後組織了新一代載人飛船、空間站核心艙、嫦娥五號等航天搭載活動,從近地軌道逐漸邁向深空環境。中心先後培育出60個水稻新品種通過品種審定,創造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本文轉載自中國教育新聞網,內容均來自於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係两个人看的视频免费高清www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