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玉)校園若突發疫情,如何科學有效快速應對?自3月中旬校園封閉管理開始,大連海事大學便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人臉識別技術,搭建疫情防控平台,助力校園疫情精準防控。
“師生通過一卡通、身份碼、麵部識別等方式進入校園,訪客進校攜帶身份證,門崗保安通過手持機即可對師生訪客進行實名身份驗證,在方便師生進出校園的同時,也做到了安全、高效、可控。”據大連海事大學網絡信息與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張召介紹,學校網服中心采取“大平台+微服務”建設模式,*時間組織人力物力開發上線了教職工進校審批、學生進出校審批、訪客入校審批等應用模塊,建立健全進出校園審批機製,全力做好校門精準管理,加強學校門崗管控。
疫情期間,學校相關部門還在全校100餘棟樓宇門口設置了進、出二維碼,其中食堂、教學樓、圖書館、浴池、綜合樓等人流密集場所單獨加裝門禁,師生進出掃碼或刷卡。通過疫情防控平台全麵記錄人員進出時間、停留時長等軌跡信息,達到身份認證、定位分析、軌跡追蹤等目的,實現校園全域軌跡可追溯。
此外,為了及時追蹤師生校內就餐、消費地點和時間,學校停用了微信、支付寶等網絡支付方式,網服中心緊急升級改造一卡通係統,校園全部采取一卡通刷卡消費,實現了消費記錄實名化、消費場所可視化,為流調溯源提供了條件保障。
大連海事大學網絡信息與綜合服務中心安排人員24小時保障校園網絡、線上教學、研究生複試、一卡通消費、疫情防控視頻會議等,充分調動運營商資源,根據學校流量實際使用情況及時調整帶寬,保證校內外師生員工遠程教學、辦公順利進行,確保學校各項工作和教學科研不中斷。
本文轉載自中國教育新聞網,內容均來自於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係两个人看的视频在线观看www予以刪除!